支原体尿路感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石韦小石韦七星剑
TUhjnbcbe - 2022/6/6 18:01:00

石韦Pyrrosialingua(Thunb.)Farwell

中药名:石韦

土名:石韦、小石韦、七星剑、刀口药、刀口舌。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3~30cm。根茎细长,横走,密被深褐色披针形的鳞片;根须状,深褐色,密生鳞毛。叶疏生;叶柄长6~15cm,略呈四棱形,基部有关节,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20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略下延,全缘,革质,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淡褐色星芒状毛,主脉明显,侧脉略可见,细脉不明显。孢子囊群椭圆形,散生在叶下面的全部或上部,在侧脉之间排成数行,每孢子囊群间隔有星状毛,孢子囊群隐没在星状毛中,淡褐色,无囊群盖;孢子囊有长柄;孢子两面形。孢子期4~11月。

科属:水龙骨科石韦属

分布:附生在林下阴湿岩石上、溪边的石砌上和大树上。

采集:全年可采。

归经:肺、肾、膀胱经。

性味功效:性凉,味苦甘。利水通淋,清肺化痰,清热止血。用于肾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烫伤,外伤出血,肺热喘咳,慢性气管炎,痢疾,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散剂。

应用:1.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血尿:鲜全草6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刀伤出血:根,阴干研末,撒伤口。(《贵州草药》)

3.尿路结石:全草、车前草各30g,生栀子15g,甘草9g,水煎服。(《南昌医药》)

4.石淋:全草(去毛)、滑石等分,上二味,捣筛为散,每服一小量,日二服。(《古今录验》石韦散)

5.小便淋痛: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饮服刀圭,最快。(《太平圣惠方》)

6.淋浊尿血:石韦、猪鬃草、连钱草各15g,煨水服。(《贵州草药》)

7.血淋:石韦、当归、蒲*、芍药各等分。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石韦散)

8.痢疾:全草30g,水煎,调冰糖15g,饭前服。(《闽东本草》)

9.崩中漏下:全草为末,每服9g,温酒服。(《本草纲目》)

10.慢性气管炎:全草、蒲公英、佛耳草、一枝*花各30g,水煎浓缩,分二次服。(中医研究院《攻克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

11.支气管哮喘:4~9岁每日用石韦全草15g,10~15岁30g,16岁以上45g,水煎服。(《中药大辞典》)

12.咳嗽:全草、槟榔等分,为末,每服6g,姜汤送下。(《圣济总录》石韦散)

13.手颤作摇:根茎煎汤,当茶水频服。(《滇南本草》)

14.烫火伤:将(石韦)孢子囊群刮下,调陈菜油或麻油涂敷伤处。(《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15.放疗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全草30g,红枣15g,甘草3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16.急、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叶20片左右(相当于2~3g),水煎服。亦可用开水浸泡,当茶饮。(《中药大辞典》)

石韦的配伍

1、配蒲*,清热利尿,去瘀止血。蒲*甘平,入肝、心包二经血分,功能止血散瘀;兼利小便,石韦苦寒,入肺膀胱二经,功善利尿,蒲*得石韦,则通淋利尿之力加强;石韦得蒲*,则止血散瘀之力有增。二药合用,共奏清热利尿,去瘀止血之功。如《千金方》石韦散,即取此二者等药组方,善治血淋诸证。

2、配地榆,共奏清热凉血。收涩止血之功,善治湿热血淋及血热崩漏等症。

3、配槟榔,降逆、行气、化湿,则共具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善治气热咳嗽咯痰诸疾,如《得配本草》讲:石韦配槟榔、姜汤、治气热咳嗽。

附注:石韦品种多,如叶大小分,可分为:大叶石韦,小叶石韦。大叶石韦包括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小叶石韦包括有柄石韦、北京石韦、西南石韦。功效基本相同。

石韦大枣汤

原料:石韦30克,大枣10克。

做法:先将大枣掰开,石韦洗干净,备用。锅中加适量水,放入石韦、大枣,先用武火煮沸,再改文火煮20分钟,饮汤吃枣。

药膳功效:本汤利尿除热、降压降脂,是原发性高血压病伴肥胖、血脂偏高者的佳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韦小石韦七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