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老话说的三伏天,你知道怎么养生吗
TUhjnbcbe - 2021/8/1 15:14:00

“三伏天”是一个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词汇,熟到已经理所当然,反倒谁也没有仔细想过什么是三伏天,为什么老祖先们会在夏日里圈出一段时间,给了一个专门的命名?

其实说得白话一些,三伏天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气温高,且闷热、潮湿。“伏”指的是宜静不宜动,伏的是六邪之中的暑邪。夏日酷热高温,人们喜欢喝冷饮,饮水量增多,加上地表湿度大,吸收的热量远远大于释放的热量,空气闷且燥,导致湿气入侵人体,引起脾胃升降,消化功能障碍,食欲不振等等,这就是暑邪。很多身体健康的人,唯独在三伏天里整个人都蔫蔫的,就是这个道理。

老话说不破不立,三伏天引发湿气入体,打破原有气血循环,反倒给了人们一个绝佳的机会,以湿气为引,以此时人体最盛的阳气为基础,配合艾灸,达到冬病夏治的奇妙疗效。

那么,一年一度的三伏天,我们要如何把握机会,调理身体呢?

一、首尾相接三伏灸

三伏天时间跨度大,一般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10天,前后长达四十来天。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想要达到调理身体的最好效果,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事情,必须定制系统化艾灸方案。

第一步,伏前灸

伏前灸一般在初伏前的10天开始进行,主要目的是为了解*,为随后的三伏灸夯实基础,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中药的“开路方”。

第二步,三伏灸

三伏灸,定时定点,正式进入调理治病阶段。

第三步,伏后灸

伏后10天,巩固疗效。

有关三伏灸的概念很多人都懂,但常常有人反馈自己明明也做了三伏灸,却没有收到太大的效果,好像没有传说中有那么神奇的功效,这时候就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把功夫做足了,是不是有整套完成三伏灸?要知道,付出和收获永远都是对等的。

二、饮食

除了三伏灸外,饮食也应当适当注意,不能一边调理,又一边破坏。

夏季归心,心喜凉,宜食酸,应季的水果和粗粮可以适当多吃,要尽量避免辛辣燥热的食物,还要避免生食冷饮。在烹调方面,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再辅以适量的醋、酱、葱、姜、蒜和芥末,可促进食欲和消化外,还抑菌、降脂、调血压。西瓜、苦瓜、冬瓜、*瓜、丝瓜、番茄等瓜茄类果蔬有利尿补水的作用,是首选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饮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易消化为宜。

三、三伏灸常用穴位

01大椎——“诸阳之会”

主调: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疸,风疹。

02足三里——后天之本

主调:长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长灸足三里,还可以预防中风。

03关元——元阴元阳交汇处

主调: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04中脘——专调脾胃之疾

主调: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

05命门——生命之门

主调: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06涌泉——肾经大穴

主调: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还有什么需要了解,欢迎底下留言!

往期精彩

我想说,今天我赚大了

何必目标远大,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就很ok

参与视频号直播的收获

我是唐糖,坐标上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话说的三伏天,你知道怎么养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