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艾在三伏伏前预灸补阳气,助养胃气夯基
TUhjnbcbe - 2021/7/31 19:07:00
圣透疼痛灸,治痛更有效

我们都知道,三伏期间是调养身体的绝好时段,在这个时段艾灸养生,往往能起到数倍于平日的效果,甚至很多平日难以调理的疾病也能因此而痊愈。

年三伏灸时间表

伏前预灸:7月03日—7月10日

初伏养胃气: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排寒瘀:7月21日—8月09日

末伏固根本: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加强灸:8月20日—8月29日

那么我们该如何抓住一年一度的三伏调理身体呢?

Part.01三伏这样灸,灸出好效果!可能很多养生的人都尝试过三伏灸,但其中有些人反馈,艾灸过后身体状况并没有太大改善,因此他们认为“三伏灸事半功倍”的说法只是夸大其词。通过分析原因,我们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艾灸没有受到良好的效果,有一个最普遍的因素就是:没有系统艾灸!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时间跨度大,一般初伏10天,中伏10天或20天,末伏10天。显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仅仅艾灸三五次就想出效果是不现实的。很多病症要想真的调理好,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症状,制定详细的灸疗计划,这个计划往往贯穿整个三伏。Part.02伏前灸:夯实基础,不可或缺!

在初伏、中伏、末伏这3个阶段艾灸调理,固然可事半功倍。但上文说了,三伏灸注重系统养生,因此除了这3个阶段,三伏的“首尾”也很重要。

“首”就是伏前灸,“尾”就是伏后灸,若要加强效果,必须把“首尾”都加上,“首尾相连”才算构成一个完整的圆,才能实现周期循环。

其中,主要目的是为了助养胃气,为随后的三伏灸夯实基础,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中药的“开路方”。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不仅如此还着重强调了“胃气”的重要性。基于此提出来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可见保持身体健康,“养”很重要,首先需要养的就是脾胃。调理脾胃,是养好身体的关键。

Part.03伏前灸,准备好

一般来说,入伏前一段时间,就要开始艾灸了。

此时艾灸的目的就是要养阳护阳、补足气血、助养胃气,不然等到真正的三伏灸开始时,别人都已开始进入“冬病夏治”的阶段了,而你还处于补气补血阶段,相当于晚了一大步,见效当然比人慢,效果也没人家好。

这也是为什么年年都有人问:看到别人做三伏灸的效果很好,但自己在三伏天做了几次艾灸,却觉得用处不大?

要记住,付出与收获永远是对等的,你现在做的每一次艾灸,都在为身体积蓄能量,同时也在为接下来的三伏灸打通经络,就像“运动前要先热身”。

现在开始艾灸大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能调节阴阳、温补气血,为三伏灸打好基础。

Part.04三伏灸常用穴位01大椎——“诸阳之会”主调: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疸,风疹。02足三里——后天之本主调:长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长灸足三里,还可以预防中风。03关元——元阴元阳交汇处主调: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04中脘——专调脾胃之疾主调: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05命门——生命之门主调: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06涌泉——肾经大穴主调: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Part.05多久一次?几次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根据具体体质及病情。三伏灸是一个系统治疗,在以前,三伏天做三伏灸至少要做三次,分别在初伏、中伏、末伏各做一次,入伏前10天和出伏后10天做加强,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社会自然人文饮食环境,仅仅做三五次是不行的,以28次为一个三伏疗程是比较合适的,当然三伏天做艾灸多多益善,如果能配合三九灸,效果更佳!一个天灸的疗程是三年,所以珍惜每一年的天灸时间。三伏灸做的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初伏前一段时间,是伏前补足阳气、助养胃气的好日子。如果能在伏前这段时间进入状态,就可以给三伏灸打下良好基础!所以伏前预灸一定要做好。内容来源:综合网络、灸一堂编辑整理,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一个传播中医艾灸专业知识的平台

扫码进入

圣透疼痛灸

治痛更有效

[灸一堂]

中医艾灸精品直播课

周/2/4晚8:0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在三伏伏前预灸补阳气,助养胃气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