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睡觉,你真的会吗睡眠问题已成慢性病推手
TUhjnbcbe - 2024/10/12 17:11:00

记者柴悦颖通讯员徐尤佳

“现在养生很时尚,但不少人只知道服用保健品,增强体育锻炼,却不知道养生关键点在于调节睡眠和情绪。”这两天,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睡眠与情志病分会学术年会上,医院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中心主任、省级名中医张永华教授分享了这样一个观点。

门诊中,越来越多医学专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甚至脱发、白癜风等慢病性与失眠相关,且睡眠问题涵盖儿童和老人。应对失眠,我们存在哪些认知误区?又该如何应对?

辗转就医多年她唯独忽视睡眠问题

“以前我每周坐两次门诊,每次看三四十位患者,随着患者越来越多,如今我们共有5位医生坐诊,门诊量全部饱和,年就诊量达四五万人次。”张永华名中医工作室接诊的患者,一半来自全国各地,其中70%存在失眠问题,15%构成睡眠障碍的疾病诊断,必须接受治疗。

表面上看,失眠只会让人难受、急躁,其实,它是许多慢性病的推手。张永华举例,心血管、消化、神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头痛病等控制不良,都与失眠有关。

前段时间,张永华名医工作室就接诊了一位55岁的患者马女士,辗转就医三四年,她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更年期后,我发现身体出了问题,晚上睡不着,尿频尿急,总是起夜。发展到后来,我一出门就到处找厕所,还有尿路疼痛,想想可能是肾亏或者尿路感染,吃了一堆保健品和消炎药,就是不管用。”马女士怀疑自己患上肿瘤,到医院泌尿外科做了膀胱镜检查,提示一切正常。泌尿外科医生怀疑她可能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但对症治疗后,情况仍没有好转,于是建议她到精神卫生科看看。

“吃了一些精神科药物,反应很大,我就停了,又看了中医科。”兜兜转转,马女士被病痛折磨不堪,但始终没有向医生提起自己存在睡眠问题,直到来到张永华的名医门诊,才知道自己的病与常年失眠有关。

走出认知误区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别忽视

“门诊中,许多人像马女士一样抱着先占观念,认为身体不适才导致失眠。其实睡得好了,很多慢性病也就缓解了。”中药对症调理两周后,马女士一周能睡着三四天,尿路疼痛有所好转。两个月后来复查,症状已基本消失。

张永华说,医学界强调慢性病防治要从调整情绪睡眠方面入手。“在国外,高血压、糖尿病、脱发、白癜风等患者,医生都会评估其是否存在失眠问题。在我国,许多医生还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门诊中,只有20%的失眠患者得到规范治疗。”

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睡眠医学专家提到了几个误区:很多失眠患者不会正确服用安眠药,尤其是慢性失眠患者,长期服药出现依赖,导致失眠加重;乱吃保健品和补品;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时排斥用药。

“如今,失眠患者涵盖儿童与老人。中年人最多,其次是老年人,再是大中小学生等。在我这里看病的患者还有学龄前儿童。”张永华说,这些孩子往往表现为晚上入睡困难,半夜惊醒、大叫、磨牙、梦游等,“他们性格相对脆弱、敏感,大多伴有多动障碍和注意力缺陷。改善睡眠后,这些现象也会好转。”

遇到轻度失眠怎么办?张永华支招,平时可以取百合、莲子、茯苓、枸杞各10克熬稀饭吃,也可以煮水代茶饮,一天喝毫升。晚上尽量在10点左右关灯,11点前入睡,前一天睡得好了,第二天中午不需要午睡。

平时需要上夜班怎么办?

“每天按自己的规律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就行。”张永华说,不必太在意每天8小时睡眠。只要醒来后神清气爽,即便有规律地晚睡早起,也是健康的。

当睡眠困难时,专家推荐这样做:

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睡眠时间不要过长,在感觉精力恢复后就起床;

不要强迫自己睡觉,无法入睡时,可以先起床,之后再尝试入睡;

尽量只在早晨进食咖啡、茶和其他含咖啡因的食物;

避免在傍晚、晚上和睡前饮酒,避免吸烟,尤其是在晚上;

保持卧室昏暗、凉爽、安静且没有关于工作或其他带来压力的事情;

一周锻炼数日,但不要安排在睡前;

避免睡前看手机或发光的阅读设备如电子书等;

避免日间长时间小睡,尤其是在午后较晚时,短时间小睡20分钟更有益。

编辑杨俏颖

1
查看完整版本: 睡觉,你真的会吗睡眠问题已成慢性病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