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历史的脚步 探秘玲珑瓷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将豆、高柄杯等一类圈足器的陶器坯体镂通成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形作为生活中的装饰,有的还将几种相间组成环带状的镂空装饰。三国东吴、西晋时期,有一种用青釉制作的镂空罐,敛口,圆腹,腹上有数排圆形镂孔,假圈足,有的肩部附双耳,有的口沿处附一弯柄,极似挎篮,形制大小不一。主要用途是熏香和蒸食,他们把美带进了日常生活。
瓷库中国讯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灵巧,明彻、剔透,确切的形容了玲珑瓷的美妙之处。
玲珑瓷来源于祖先对美的发现和追求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将豆、高柄杯等一类圈足器的陶器坯体镂通成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形作为生活中的装饰,有的还将几种相间组成环带状的镂空装饰。三国东吴、西晋时期,有一种用青釉制作的镂空罐,敛口,圆腹,腹上有数排圆形镂孔,假圈足,有的肩部附双耳,有的口沿处附一弯柄,极似挎篮,形制大小不一。主要用途是熏香和蒸食,他们把美带进了日常生活。
明宣德以后,玲珑瓷逐步兴起
在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明宣德年间人们发明了镂空工艺,在镂空工艺的基础玲珑瓷被创造和发展起来。人们在细薄的坯胎上,雕成米粒状的通花洞,然后施釉多次,填平通花洞,再人窑烧制而成。到了清代,瓷工把青花和玲球巧妙地结合一体,形成了人人喜爱的青花玲珑瓷。碧绿透明的玲珑和色呈翠兰的青花互为衬托,相映生辉,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
图:明早期薄胎玲珑瓷小杯一对明早期薄胎玲珑瓷小杯一对
解放后玲珑瓷的发展进入*金时代
新中国解放以后,整个中国充满了向上、开放的新气息,各种技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玲珑瓷随着解放后的改革开放之风迅速发展,产品除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文具等日用瓷外,又精制成各种花瓶、各式灯具等陈设瓷。近几年来,更发展为彩色玲珑、薄胎玲珑皮灯等非常精美的工艺美术瓷。
近日,玲珑瓷遍布全世界
今天,我们可以在世界上每个国家找到玲珑瓷的足迹。当我们在观赏这些玲珑瓷的佳作时,不得不感叹劳动者的伟大和聪明。玲珑瓷的工艺是先把坯体上的花纹进行透雕后,然后通体施薄釉,同时洞眼也得以墁平,由此称为玲珑。烧制后,在光照下欣赏,其花纹呈米粒状拼辍而成,所以,又称米花或米通。把玲珑瓷举起,透过阳光,各种镂空的图案可以显现出来。在光线下显现出来的图案有了光的配合更透露着柔美,这种柔和让人不忍去打扰,仿佛仙女美丽的面纱,让人不忍揭去又期待着面纱后面美丽的面容可以一睹为快。
瓷库中国为您推荐一款手绘荷花玲珑功夫茶具,这款手绘荷花玲珑功夫茶具套装的工艺是景德镇具有明显地方特色、闻名中外的传统品种,青花玲珑瓷是江西省景德镇传统名瓷,被誉为瓷中瑰宝。下面是这款玲珑瓷的图片展示,欢迎选购哦!
图:手绘玲珑功夫茶具套装
(:葛林林)
【】
玲珑瓷器的视觉冲击:缺陷也是一种美
玲珑瓷在工艺上有什么特点
景德镇玲珑瓷
青花玲珑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