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给两周四的女儿戒尿布,发生一些小插曲,不吐不快,也想给需要帮孩子戒尿布的妈妈们一些参考——
从女儿一周多开始,公婆就经常在电话里对我唠叨给女儿戒尿布的事,无奈“鞭长莫及”。
最近恰逢公公婆婆来小住,他们便责怪我这点小事都未能做好,大有怒其不争之意。
所以,他们抵达的第二天,便“大刀阔斧”说干就干,开始强行为我女儿戒尿布。
但是,当我看到公公婆婆奉为“宝典”老一辈育儿经验,还是忍不住想来探讨一下关于宝宝戒尿不湿的一些问题。
01宝宝两岁了,还不戒尿不湿?
宝宝一周多的时候,公婆就开始囔着让我给孩子戒尿布,我当时觉得可以再等一等,所以一直没行动。
拖到现在2周多了,他们坐不住了,各种理由:
“现在都2周多了,还用尿布,费钱得很”;“别人家的谁谁谁早就戒了”;“现在这么大再用尿布,上幼儿园怎么办,老师可不会给换”;“老是包着尿布,孩子也不舒服”;
老人们的话并非全无道理,但,是不是孩子到了2岁就一定要戒掉呢?
关于戒尿布有没有一个标准的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AAP)的研究:“大多数孩子在18~24个月的时候,会出现自主排便意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消化系统和膀胱基本也成熟到自己可以控制排便和排尿了。因此,建议家长在孩子2岁左右,开始进行如厕训练。”
所以,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标准的话,孩子大概在一周半左右可以考虑开始戒尿布。
但,AAP也强调年龄不是作为孩子自主如厕的硬性指标,也就是说这件事还得看孩子自己的发育规律。
有些孩子一周多可以开始训练,可能很快就实现自主如厕;有些孩子2周开始,可能3周、4周还未必能够实现完全自主如厕。
所以,妈妈们,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其实你偷偷懒,继续给穿尿布也是可以的!
不需要觉得2岁了就一定得戒了,也不用担心3岁了,还没有完全脱离尿布就觉得有问题;
更不要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早戒,你就焦虑不已,硬逼着自己的孩子也必须戒;
至于省钱这个问题,说实话,自从吞金神兽降生以后,哪个当妈的不是少买了几个新款包、几支不同色号口红?谁会想出孩子身上硬抠?
02孩子戒尿不湿,不宜早,也不宜晚
一、太早戒尿不湿
1、适得其反,影响发育
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引导不得当,会给宝宝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引起便秘、尿路感染等健康问题;
2、日常养育更加辛苦
日常陪伴和照顾宝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如果孩子还没有到如厕训练的时机,其实妈妈会更累。
比如,需要不停地跟孩子解释,在帮助执行的过程中,自己也可能泄气,甚至产生情绪进而迁怒宝宝。
再者就是得不断地打扫宝宝的排泄物,或者清洗尿湿弄脏的衣物。
二、太晚戒尿不湿
1、错过如厕敏感期
在宝宝2岁以后自主意识越来越明显,各类敏感期也逐步到来。如果错过如厕敏感期,在宝宝3岁以后,让其在马桶自主如厕的难度也会增加。
2、有可能影响骨骼发育
宝宝很大了,还穿尿布,尤其是家长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时,为了舒适,孩子会无意识两腿分开,走路姿势不正常,时间久了可能不太利于骨骼发育。
3、进入幼儿园后的尴尬
一般3岁孩子就会入园,大部分孩子入园就不穿尿布了,这时孩子发觉自己和别人不同,可能会尴尬。
如果遭到别的小朋友的嘲笑,还容易有心理压力,出现自卑、不愿意交朋友或者不愿意上学等问题。
03简单粗暴地执行可取吗?
爷爷奶奶一来,看到孩子还穿着尿布,迫不及待地想要让她脱下纸尿裤,简单又粗暴。
第一天,他们还能好好地说,提醒孩子要去马桶尿尿。
第二天开始看孩子一点也不为所动,便着急了——
语言威胁:
“不去马桶,不能吃饭,不能吃冰淇淋”(她喜欢的都不能吃)
利诱:
“如果去马桶尿尿,待会给你看一集动画片哦。”(我和孩子约定好,看动画片的时间是有限额的,所以爷爷奶奶就以给多看来交换)
批评羞辱:
“你这么大了,还要穿尿布,羞羞羞!”
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奶奶,一天下来,无论说什么事,最终都能扯到孩子不在马桶如厕的问题,而且语气总是带着羞辱、斥责。
其实,孩子准备好了,家长适当的引导,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相信他可以做得很好。因为这不过是孩子们迟早都会解锁的技能。
这期间威胁、利诱、尤其是羞辱刺激孩子,都不是好办法。孩子要么把这件事当成交换条件、要么自我怀疑、要么更加排斥,反而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独立自主如厕习惯。
04正确地帮孩子戒除尿布,准备工作有哪些?
1、阅读绘本
绘本能够帮助孩子提前了解,让宝宝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通过阅读绘本,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心,驱动他自己去尝试的欲望。
我们当时读的是这套好习惯儿童绘本,适合妈妈们与0-3岁的宝宝共读,给孩子一些好习惯的启蒙。
点击下方链接可直接购买:
2、准备好多条换洗小内裤
宝宝戒除尿布,要及时给孩子穿上小内裤。避免私处感染细菌,同时小内裤也可以保护宝宝腹部不受凉。还能培养宝宝的自我保护意识。
3、挑选合适的马桶
当准备好给孩子如厕训练前,购买一个适合孩子身高、材质光滑、能引起孩子兴趣的马桶。且马桶的内胆尽量深一些,也比较容易清洗的。
05避免给孩子额外的心理负担
婆婆在的那几天,折腾几次以后,他们就放弃了,我也乐得继续给孩子包上尿布,停止训练。
因为我相信孩子她可以做到,只是她需要的是一个更轻松、自然的环境。所以我决定等公公婆婆离开以后,重新给孩子执行如厕训练:
1、做好长线准备,不轻易放弃
妈妈对这件事可以抱着需要长线的心理,比如可能几个月都还不能完全戒除。但是不轻易半途而废。
(因为之前起意给她戒尿布,但是其实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试了两三天就放弃了。)
2、给她足够多的耐心和鼓励。
相比之前,这次执行我更有耐心,一天会多提醒几次。如果孩子尿湿了或者尿在别处也不会指责、批评,就是借机告诉她:
“如果你自己去马桶尿尿,裤裤就不会湿,妈妈也不用一直打扫。你这样做会帮妈妈节省时间,是在帮妈妈很大的忙哦!”
细心观察孩子,一定要及时表扬孩子的第一次自主如厕。并且鼓励他坚持这样做。
小妤儿就是在我们表扬她以后,她也会自己碎碎念:我会自己马桶尿尿了,小宝宝长大了。
她在这件事的感知上是愉快的,并且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
3、有些细节要一并跟上:
1)鼓励孩子自己来穿脱裤子,有利于孩子学会独立,也会让妈妈尽早解放,完全实现独立如厕。
2)教会孩子及时洗手,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果然,小妤儿这次用三天时间就学会了自己如厕。白天已经不需要尿布了,这期间晚上如果醒过来有需要她也会要求要尿尿。
06总结
年龄不是孩子戒除尿布的唯一标准,也不需要对比别人家孩子什么时候戒除,更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一切以孩子的反应和感受为主,能独立坐、行走自然;独立性高、自主意识强;对自己蹲坐马桶如厕感到好奇;能清晰表达要“尿尿”“拉臭臭”或者能清晰明白大人的指令。这些都是可以戒除尿布的信号。妈妈们捕捉到这些信号,就可以尝试给孩子戒尿布!
更为重要的是——不要去强迫孩子,更不要“威逼利诱”,甚至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就指责、羞辱!
选择用足够多的耐心陪伴他、鼓励他,戒尿布也没那么难!
戒尿布就和断奶一样,戒的早没啥好得意,戒得迟也不丢面!尊重自家宝宝的感受,遵循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更为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