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知医
天下少病
应了自己常说的那句话:身体是要好好伺候的,否则它随时都能给你点颜色瞧瞧。这不就在3月8号,又被“教训”的措手不及,真是心智和技艺的双重考验。下面将病案汇聚成文,记录了共计四次针灸和身心状态起伏。大家共勉:面对疾病心态不能崩,冷静理智处理,必要时要求助。
3月8号晚8点左右状态还很好,听了“同有三和”的分享和讲座。之后小便时就有痒痛感,很弱没有在意,接近9点时再次小便不适变严重,知情况不妙很像是“尿路感染”症状。
立马采取自救措施:
第一次施针
思路:主要针对足少阴经(与小腹关系大),足厥阴经(巡行于二阴),加强效果可以兼顾阴阳表里倒换。症在于躯干下焦,阴阳倒换求同气,到右手上焦区域同名经上取穴扎针。审穴:手厥阴间使穴,手少阴通里一针,手太阳支正穴——与少阴表里,大陵穴——位于腕横纹,与二阴下焦位置相应,指针按揉头面部任督二脉穴位——小便与任脉督脉也相关。留针及效果:留针时去了两次卫生间,腹部先是疼痛,后减弱;睡前11点多,出现血尿情况,尿液颜色发红,擦拭有鲜血,可月经已经结束,所以是尿路的血;半夜12点多,夜卧不安,二十多分钟就要去一次厕所,疼痛沿中线向上觉得接近肚脐。
第二次施针
凌晨一点,实在觉得不是难忍,再次于右足取穴扎针。
思路:主要在脚踝附近,考虑疼痛宽度范围,添加阳明经。
审穴:三阴交——可有统摄三阴之效;中封穴——足厥阴下焦与二阴相应;太溪穴——足少阴,最靠近腹中线;解溪穴——足阳明行于腹,距离腹中线1.5寸;昆仑——足太阳,少阴的表里阴阳。留针及效果:扎针过程中就开始打嗝,腹部胀满甚至不能弯曲下手扎针;留针期间卧躺睡着了,2:40a.m.取针,一次小便,睡下直到天亮。
第三次施针
9号上午自觉状态还行,尿频缓解,1小时一次厕所,晨尿有血色,第二次未见血;痛仍靠近人体正中线附近。
11a.m.施针
思路:少阴,厥阴,太阳经;取穴:阳谷向神门方向——兼顾太阳及少阴;内关穴——厥阴;外关穴——与内关表里,与通带脉的足临泣达成同气;通里穴——少阴;手肘部位近少海与小海中间阿是一针。
留针及效果:
针后再次出现尿频症状,且有鲜红分泌物排出血肉模糊,疼痛异常;
1p.m.躺下休息,背后发冷,开始发烧37.3℃,用手按委中穴,睡下;
2p.m.睡起冷感缓解,体温38.5℃,但精神尚可。
信心动摇
情况缓和再反复我是有一定预期的,如果没有发烧,我会觉得情况似乎在可控范围内。但发烧温度越来越高,让我觉得可能用针不能尽快达到效果,就想或许此时得用药配合或者药来的更快。于是翻家里药箱,找到中成药八正颗粒(有利尿,通淋功效),冲了一包喝了。
再在网上查了查泌尿系统感染伴有小便结束伴有血尿和发烧情况等等,说可能是上尿路感染,又说什么扩散到血液......这简直是进一步瓦解了自己的信心啊。原本早晨医院看看,我拒绝了。医院,还有就是我觉得针灸方法能治,更不太想吃消炎药。可此时自己想的就是找点儿药吃吧,或者看大夫。可是发烧出不了小区,或是出去了可能就回不来了。于是电话社康医生,她说社康能看尿路感染但是当前阶段发烧的一律不能接收。也安慰我:泌尿系统感染很常见,连自己也常会,可能一天没怎么喝水没怎么活动就不舒服了的;人不到没办法给我开药或者明确建议,但也说药店都有相应的药买,建议如果严重就只能去发热门诊了。此处要感谢社康医生的耐心宽慰,聊了几分钟心里还是觉得很暖的,爱才是医者的根基。
信的传递与信印的建立
由于我发烧,先生就回家办公了。先到药店买了消炎药和利尿的中成药。
虽然有了药,但心底我还是更倾向继续扎针,至少也是针药结合更快些。可信心已经有些不足,于是我想到求助“同有三和”疫情期间线上义诊医生。为啥要找同有三和?虽说我没参加过*帝内针培训班,算自学,但是也是读着同有三和的一篇篇文章,听着三和的一场场分享讲座不断长进的;三和团队更是有很多的*帝内针跟师弟子!在我眼里三和是一所学校,一所传讲真东西的学校。
连线到了苏泽英医生,也讲了我扎针思路。她跟我说扎的还不错,且要结合身体其他症一起。导引中可以通过提肛或是按压腹部感受变化;小便问题可以考虑任督二脉。关于药她也说可以先不吃,再扎针观察看看,而且现在手里的药都是寒凉的,整体考虑也不太适合我当前的情况。(寒凉药吃多了,可能会杀敌一千自损五百)查症的时候她问到:发热主观有哪里不舒服,哪里感觉比较热?这更是点醒了我。原来我会觉得发烧是炎症引起的(这也没错),但我没深入考虑,是哪条经在和病邪力量对抗。
*帝内针方法至简,自学不难,可是信的建立要在一次次实践后显效才会收获。即便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信心,也很容易被一次解决不了的问题击垮;或是在不知道继续扎下去会不会好转时而迷茫到心态崩盘。
她的几句话,对我原来的几次扎针思路的认可和对思考上的指点,且交代有疑惑就可以联系她。又让我重新点燃了信心还有后援,我想这就是信心的传递。想起来《*帝内针》书中说到师徒传承的信印,信心和印证。道一直都在那里,没法传,但是信道之心可传,且能得到印证。所以接下来就是继续扎针,印证的环节。
第四次施针
9号下午体温还是比较高,加强保暖,并且“拿风池”,练回春功有助于排汗。晚饭前体温到了37.7℃。晚上8点再次扎针。思路:发热主要在腋窝,手心位置,头顶有略微不适(少阴,厥阴),左手小手指至肩后酸痛(少阴,太阳),小便仍痛靠近中心,延伸大概3寸的样子(厥阴,任督脉,少阴)取穴:照海,太冲,太溪,申脉,三阴交,跗阳穴,膝关留针及效果:
依照按触腹部感受及提肛,打嗝;睡前体温为37.7℃。夜间背发细汗,次日早晨体温回落到36.4℃,小便稍有刺痛。10号早晨起来状态大好,心态自然也是很好,更是有利于恢复,从开始不舒服到体温恢复经历了36小时。再到下午时,这篇文章整理出来,小便已无明显不适,稍有些头痛而已。至此便也是将信印证了,所以我一开篇说这是信心和技艺的双重考量。感谢*帝内针(杨真海师父),感谢苏医生的支援,感谢同有三和,再三感谢助我以己之力以保身长全。
心得后记
信心是要有的:信道之心,并且兼有一定的信心底气,这是打赢一场仗的前提。关于求助:必要时是要去求助的,以前我觉得总要内在生出力量跨过那座大山,可真的很难,向前辈们学习请教指点迷津,会更快!但不是养成依赖习惯,而是以其为师!
发烧:其实是正邪相争的表象,它不是疾病,汗发出来了,排异出来了,也就好了。想起来几位老师的话:发烧是身体自愈能力的反抗;中医不对抗,就是把病邪请出去;病来的时候跟走的时候很像。这些话亲身经历和乍听之时感受有又不同了!人食五谷,哪能没病没灾的。*帝内针的角度啥病都是一样对待的——走出疾病,走出脏腑,只看症,随症治之而达到人体的平衡中正。
文/娄小娄
辑/硕硕
核/泽英
详细咨询
*帝内针
▇扫码守真小和
为您解答
*帝内针基础班
杨杜成老师第19期
时间
4月28日-5月2日(共5天)
地点
成都
学费
¥/人(复训¥/人)
/我要咨询/
加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