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干货开头孢菌素类处方,您注意到这10点 [复制链接]

1#
医院订阅哦!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抗生素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作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药物因抗菌、杀菌能力较强,且在临床上的*性较低,和青霉素类药物相比,出现过敏性反应的几率较低,因而在临床中应用地较为广泛。头孢菌素类药物常用的约有30多种,按其发明时间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而分为第1、2、3、4代。每一代都比上一代的杀菌效果好些,而且不良反应会小些,但如经常用高效的抗生素,会形成耐药性。如下图(1)。

图(1):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效果特点

总体来说:头孢菌素类对β-内酰胺酶一代比一代稳定,对肾的*性一代比一代低;前三代头孢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力一代不如一代,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力则一代比一代强。第四代头孢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的抗菌力都较强。第三代和第四代都能透入脑脊液。

在你开头孢类的药物之前,你有没有想过下面的十大问题?!

一、仅用于细菌感染

对病*、支原体、衣原体、真菌(霉菌)等引起的感染无治疗作用。只有当临床确诊为细菌感染,如血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伴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应用头孢菌素才能发挥治疗作用。

二、不同的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范围不同

第一代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染色呈阳性的球状细菌感染,临床常用头孢唑啉;第三代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染色呈阳性的杆菌感染,临床应用的品种较多,如头孢三嗪;第二代的抗菌谱较广,临床主要用于外科感染的预防;第四代抗菌谱广,对耐药菌的抗菌作用增强,临床多用于重症细菌感染。

三、不同情况及不同部位的用药不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宜作为外科预防用药,第三代头孢菌素则不可。口服头孢菌素因肝脏首过效应,作用较弱,常用于治疗轻中度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及尿路感染。第一、二代适宜用于门诊轻症感染的治疗,第二、三代宜用于住院患者的治疗。口服制剂均不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的治疗。

四、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应用最多的头孢菌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应用最多的头孢菌素,根据第三代头孢菌素杀灭革兰阴性杆菌的特点,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杀灭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为主,亦有杀灭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常用的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另一类以杀灭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亦包括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常用的有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

五、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用药剂量

头孢类药物大都经肾脏排泄,因此有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的损害程度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因第一代头孢菌素有较强肾*性,临床上应尽量避免与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肾*性药物合用。

六、青霉素过敏者慎用

一般来说,对青霉素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应禁用头孢类药物;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反应较轻微(仅有皮疹反应),而又确实需要使用头孢类药物,可以慎重选用,但用时必须有医生在场,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另外,对已经发生过头孢过敏的患者应禁用任何种类的头孢。

七、两种品种的头孢菌素不宜同时使用,亦不宜与青霉素合用

同类药物的合用可造成*副作用增加。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时可选用抗菌谱较广的头孢菌素;与其他抗菌药物同用时应分别给药,注意避免与氨基糖类药物混合或同时注射。

八、头孢菌素的耐药性

细菌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主要与细菌产生的能水解头孢菌素的β-内酰胺酶有关:联合使用抑制β-内酰胺酶的药物,如舒巴坦、三唑巴坦或克拉维酸,可提高临床疗效。

九、避免双硫仑样反应

医师在对患者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特别是头孢哌酮)要详细询问有无饮酒史,用药3d前禁酒,反复叮嘱患者用药期间甚至停药7~10d后,均应禁酒和避免使用含乙醇的饮料和药物。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所以临床医务人员应承担健康教育的义务。

图(2):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服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反应。

原理: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比如头孢类药物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十、考虑对患者肝脏的损害

大多数药物主要经肝、肾途径排出体外,如患者肝功能减退,则药物消除能力降低,血药浓度会升高,所以严重肝病时头孢菌素类药物需减量应用。患者若为7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时就应该考虑减量使用。老年患者,肾功能常出现损害,这些因素均增加患者对各类药物*性的易感性,而引起肝损害。

——END——

看官先别走,您可能还对下面的三篇文章感兴趣,点击链接:

1、《咫尺天涯的“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

2、《从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谈谈“再喂养综合征”》

3、《7句话总结第九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议》

本文来自:丁香园

作者:河图

过往的君子,可在右下角写留言

如果觉得好,别忘了赶快收藏呀

“孙锋医生”订阅号已经位居中国医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