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逗娃”一词,相信很多妈妈并不陌生。
尤其逢年过节聚会聚餐的时候,宝宝总是人群中的焦点,不时就有人“逗一逗”,比如:
喝酒要从娃娃抓起,来喝口尝尝。
吸口烟,给你买玩具。
你这是什么啊?来让我看看,不然你给揪掉
……
对于亲戚朋友这些不恰当的逗娃方式,我们无法避免,很多时候父母也碍于面子,不去阻拦这种逗娃行为。
但这些“逗娃行为”对宝宝的伤害是非常非常大的,尤其这三种:
三种后果严重的“逗娃行为”
01逗酒
让宝宝喝酒是一种很常见的逗娃行为,很多大人都喜欢用筷子蘸点白酒让宝宝舔一舔,或是直接拿着酒杯/酒瓶哄逗宝宝喝。
有调查显示,86%的宝宝都曾被大人劝逗饮酒,还有25%的受访者表示印象中自己小时候被大人灌过酒。
这些人常以宝宝喝酒后狰狞的小表情为乐趣,从来没有考虑过宝宝的健康,往往是宝宝晕倒后或是口吐白沫后,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酒精对宝宝的危害
1.损害肝功能:不管是大人还是宝宝,都是需要通过肝脏分解酒精的,但宝宝身体的各项器官发育还成熟,容易就会使宝宝肝功能受损。
而且,酒精刺激宝宝的消化系统,还会引起宝宝胃肠道消化不良。
2.使免疫系统功受损:酒精能够进入宝宝身体的防御系统,侵害免疫因子和抗体,使宝宝免疫功能减弱,使宝宝更容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等疾病。
3.影响大脑发育:酒精对人体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酒精更容易造成宝宝大脑细胞受损,影响大脑发育,造成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
4.影响生长发育:酒精中毒会影响到宝宝的生殖系统发育。
5.增加死亡风险:根据我国《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共识》,酒精成人致死剂量在~g,婴儿和儿童的致死量则小得多,婴儿为6-10g,儿童约25g。
主要是因为宝宝对酒精的吸收更快,而且肝功能不成熟导致酒精代谢速度慢,更易发生蓄积中毒,所以死亡率明显高于成人。
02逗烟
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偏偏有很多人不以为然,甚至还以此为乐来“逗宝宝吸烟”。
要知道,香烟的烟雾中约含有种化学物质,至少有种是有毒物质,还有很多致癌物质,可以引起肺癌、乳腺癌、心脏病、哮喘等疾病。
而对于正在发育,身体机能系统还不成熟的宝宝来说,不要说逗烟了,单单大人在宝宝面前吸烟,让宝宝闻二手烟这一行为,就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评估:二手烟能够引发儿童哮喘、婴儿猝死综合症、气管炎、肺炎和耳部炎症等。
看完给宝宝逗烟和让宝宝吸入二手烟的危害后,不要觉得只要不给宝宝逗烟,也不在宝宝面前抽烟就可以了。
吸烟者造成的三手烟(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烟残留物)也会给宝宝带来相同的伤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早有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所以,逗烟、在宝宝面前抽烟,以及可能给宝宝带来三手烟危害的行为,都是违反未成年保护法的行为。
03挑逗男宝宝的“小鸡鸡”
挑逗男宝宝“小鸡鸡”的行为,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电影影视剧里都可以见到。
就在前段时间,一位中国大爷在新西兰的当地泳池更衣室,弹了一个宝宝的“小鸡鸡”,结果男宝宝的父亲果断报警。
虽然最后,法官以“文化背景差异”宣判中国大爷无罪,但必须赔偿新西兰币(相当于人民币元)。
有很多网友都觉得,这位新西兰爸爸太大题小做了吧,不就是弹了一下宝宝的“小鸡鸡”吗?在我们这很常见啊。
但其实,这种逗娃行为给宝宝造成的危害,一点也不亚于逗酒、逗烟。
挑逗男宝宝小鸡鸡的危害
1.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可能会导致宝宝的“小鸡鸡”受损,或引起尿路感染,使私处发红发肿,尿痛(宝宝尿尿时哭闹)等情况。
2.给宝宝造成心理伤害:《锵锵三人行》里的窦文涛,就曾表示过:他小时候有个老太太经常挑逗他的小鸡鸡,导致窦文涛产生很强的羞愧感和恐惧感,此后一看到那位老太太撒腿就跑。
挑逗男宝宝的“小鸡鸡”,无论最初是为了开玩笑还是表达喜爱,本质上都是一种对未成年人的性骚扰,是一种猥亵行为。
碰到这些“逗娃行为”时
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1.妈妈可以直接向逗宝宝的人说:“我不喜欢你这么做。”
当别人逗我们宝宝时,如果这种方式可能会伤害到宝宝,妈妈完全不必碍于面子,直接就可以向他们表示出“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不能这样逗宝宝”等。
态度一定要非常明确,不能因为不好意思等原因让宝宝伤到伤害。
2.带宝宝远离现场
有人用不恰当的方式逗宝宝时,不管他(她)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妈妈可以立即带宝宝离开。
比如妈妈可以说,还有其他事需要忙等等,带宝宝远离伤害之地,尽量不让宝宝心理或身体受到一点伤害。
3.鼓励宝宝自己表达感受
年龄大一点的宝宝,妈妈还可以在平时给宝宝讲一方法,告诉宝宝怎么应对大人们的玩笑。
比如:“如果有人让你喝酒,一定要说不,然后告诉妈妈。”“有人摸你小鸡鸡时,你可以直接跟他说不行,不能摸。”等,鼓励宝宝自己说不。
不恰当的逗娃方式不仅包括对宝宝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对宝宝心理上的伤害。
就如我在前段时间写的《养娃如种树,毒舌似刀斧,这些话千万别对宝宝说》中所总结的一些“逗宝宝的话”,看似无心实则伤心,会对宝宝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父母发现有人以不恰当行为或语言逗宝宝时,都要及时站出来制止他们,不当他们的“帮凶”,更不和他们在一起挑逗自己的宝宝,好好呵护宝宝身心健康的成长。
妈妈还看到过哪些不恰当的逗娃方式,欢迎留言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