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白领生存状况调查:薪资(图)
白领曾经构成了中产阶级的核心,然而随着学历不再保证工作机会,薪资成长被上升的物价侵蚀成负数,象征稳定的自有住宅成为奢望的空中楼阁,中产阶级抓不到任何上升的希望,开始觉得向下流动。于是很多人在问:“我还是中产阶级吗?这个社会还有中产阶级吗?”
我们的日子褪去光环
白领关键词:
■白领是指进入管理层的人员;
■其月工资一般为2500元左右,
山西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告诉,“白领”的称谓,其实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种称呼,目前,人才市场将人才分为蓝领、白领和金领3种类型。
蓝领是指普通一线工人,根据本人对工作的熟练程度,其月工资一般为1600元左右,高则2000元,低则1300元,但一线工人还必须看是否短缺,如最近某单位急需一名高级焊工,用人单位开出的月薪可能会高达5000元。
白领是指进入管理层的人员,根据其管理水平和复杂程度,其月工资一般为2500元左右,高则3000元,低则2000元。但让办公室文员尴尬的是,由于他们不属于生产一线,也很难进入核心管理层,特殊的角色使他们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是属于“蓝领”还是“白领”。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比白领还高级的人才―――“金领”。金领一般是指进入决策层或参与决策的人才。根据工作业绩,金领的收入普遍实行年薪制,年薪10万元、20万元者甚多,高的达到5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即使是最低工资,金领的月收入也在5000元以上。
那到底太原市白领的工资收入是怎样的水平?他们比普通百姓生活优越吗……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太原市统计局进行了解。据工作人员介绍,统计部门所统计的数字为生活在省城的所有大众人群,并没有蓝领、白领、金领之分,但根据统计,去年省城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21424元,月工资为1785元左右,其中,月基本消费支出达到763元,即普通百姓的月消费支出占到其总收入的2/5左右。较高的信息、计算机等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去年为31772元,而收入较低的住宿餐饮行业,工作人员年收入为11180元,月平均工资仅为930余元。
采写:、孩子的花销不说,自己将来的养老、赡养双方的老人、医疗和孩子将来的上学费用,哪项不是花钱的大头,所以红燕对每个月的收入还是精打细算,从不乱花,平时出门首选公交车,换季的衣服也拣便宜的买。谈起未来的路,今年已经32岁的红燕无奈地说,35岁前就给别人打工吧,等35岁以后自己开个小店当老板。
红燕每月的支出大概为:在外面吃饭每月300元;买衣服都是在路边的小服装店或者是服装城批发市场,每个月都在200多元;每月费150元;每月交通费200元;每个月看望双方的父母买东西300元;孩子今年一岁,给孩子买各种保健品、奶粉等,每个月1200元,剩下的存起来。丈夫的工资每月主要用于还房贷。
采写:本报吴学强
个例二 今天暂且快乐明天不敢想象
受访人:*伟 33岁 广告公司企划 月薪:3000元
“我每天在电脑上工作10个小时以上,工作之余我在电脑上玩游戏、听音乐、聊天,因为我要是不用这些事情把思想占据了,我就发愁死了。”而立之年的*伟至今未婚,每个月3000元的收入,养活他自己都显得紧张,令他不敢想更多的事。早在5年前,他就有买房子安家的打算,但是凭他的工资要买房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他选择了逃避现实。他所在的私企根本没有休息日,这倒也成全了他,每天就是集中思想搞设计,养老、医疗、未来的职业规划统统不去考虑,能躲避一时就躲避一时。
1999年,初入职场时的*伟对自己的IT精英的身份很满意,而且憧憬着无限美好的“白领”生活,但是无情的现实却让他失望了,每个月800元的工资仅仅够吃饭和租房,他以为随着工资的增加会改变这种状况,但是直到今天他的工资涨到了3000元,而他的日子还是很紧张。其实这种紧张也是他的“白领生活”造成的,从前他与别人合租房子住,现在他一个人住一套三居室;过去他还自己动手做饭,现在一日三餐干脆都在饭店解决;经常更换新型号的;每年还旅游两次。他说,这样的生活在他的朋友圈子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现在他也习惯这种生活,偶尔也有想找个伴侣成家的念头,可是每次和朋友们在一起潇洒时,就把这些全忘了。*伟曾经有过女朋友,可是受不了他这种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所以分手,去年也嫁人了。*伟现在和一个女友好着,女孩子比他小9岁,两个人对未来都没有太多规划,所以相处起来也轻松。他说,这样,挺好。
*伟说:“我现在惟一能自我安慰的是,我好歹也算是个‘白领’,只要还能租得起房子、吃得起饭,我就满足了,就是老板给我加薪,我也买不起房子,办不了大事,索性还不如这样当个‘单身老白领’。”
*伟每月的开销大体是:房租750元;交通费每月300元(上下班公交车,偶尔打车);吃饭每月800元(都是在外面吃,偶尔请朋友);和朋友泡吧、消遣每月500元;费每月300元。
采写:本报吴学强
个例三 “白领”是过去时
刘钢:34岁 商业银行职员 月薪:2000元
“要说8年前,我们可以被称作‘白领’,那时候我每个月1500多元,在太原这地方完全可以称得上高收入了,到年底还有奖金和分红,真是让别人羡慕得眼睛发红,可现在就别提了,工资是每个月2000元才出头,哪里敢说自己收入高。”刘钢提起自己是“白领”的时候,言语间还流露出对曾经生活的怀念,因为那时他是名副其实的“白领”,出门“打的”,经常泡吧,和朋友们聚会时抢着买单。那时同学毕业进了企事业单位的,都只挣八九百元,相对而言他就是“富翁”了。家里人也都以他为荣。时过境迁,房子、医疗、孩子的教育,这些费用年年上涨,刘钢的工资收入增长速度无论如何也赶不上这些费用的涨幅。与经济条件逐渐吃紧所对应的,刘钢已经逐渐蜕去了“白领”的光环,只留下了貌似白领的躯壳。而以前在国有企事业单位里上班,工资比他差一大截的同学,连涨了几次工资,现在已经比他多一倍了,还不包括很多单位发的福利。
现在刘钢住在父亲为他购置的单位内部房,每次想起这件事他总是感到格外幸运,“如果让我买房子的话,那我真的要彻底破产了,我现在住着78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按3000元计算,就要20多万元呢,我哪能还这么悠闲。所以我现在还能以‘白领’自居。”虽然刘钢在房子的问题上很轻松,可他却有更大的烦恼。
虽然每天西服笔挺,进出于装修考究的办公场所,还不时有机会乘飞机到外地接洽客户,但工资不高的问题,让他彻彻底底地沦落成“伪白领”,毫无“白领”的底气和自信。刘钢说现在不仅是他,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人,虽然混迹于高档写字楼的办公室里,但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领”了,充其量不过是“高级些的蓝领”而已,不单是他,自己曾经引以为荣的“白领”群体,正在迅速萎缩和蜕变。
刘钢每月的支出大概为:个人伙食500元;抽烟150元;费300元;家中座机+上费100元;衣服购置150元;书本报纸DVD影碟费100元;交通费包括公交50元和打车200元。其实这些都是固定支出,意外支出还不算,现在身边红白喜事不少,平时根本不敢生病,有个头疼脑热自己扛着,所以忽略不计。刘钢现在还没有结婚,女朋友在一家医院当护士,每个月的收入也不多,两个人一想到将来结婚生子后的生活,就充满了忧虑。
采写:本报吴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