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猫狗蚁蛇鸡猴蜱蜘蛛蜂海 [复制链接]

1#
北京雀斑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10057595.html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正式发布我国首版《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年版)》(以下简称《规范》),对犬咬伤、猫抓咬伤、啮齿动物致伤、蛇咬伤、猴咬伤、蚂蚁蜇伤、马咬伤、猪咬伤、禽类啄伤、蜱咬伤等14种动物致伤和狂犬病诊疗进行规范。

在此之前,除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外,其他常见动物致伤鲜有权威、统一的诊疗标准可循。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规范》)

此次《规范》出台有着怎样的背景和意义?我们邀请《规范》编制专家组组长、医院急诊科及创伤救治中心副主任王传林教授进行介绍。

动物致伤危害严重,千万别忽视

提及动物致伤,人们通常最先想到的是某些哺乳动物伤人后引起的一种可怕疾病——狂犬病。由于缺乏特异性治疗,狂犬病的病死率几乎为%。我国是狂犬病高流行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狂犬病报告死亡人数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列。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已从年高峰时期的例/年下降到年的例/年。“毋庸置疑,动物致伤已经成为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王传林教授强调。据介绍,我国现有常见蚂蚁约余种,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在劳作、游玩时,常被蚂蚁蜇伤。人被普通蚂蚁蜇伤后,一般症状轻、预后良好。但如果被某些外来蚁种如火蚁蜇伤后,受伤者病情往往较重,可能出现局部大面积红肿、风团样皮疹、水疱、过敏性休克,甚至是死亡。

一例蚂蚁蜇伤致死病例

年,广东省东莞市就发生了一起蚂蚁蜇咬致死事件。年5月30日,广东省东莞市一村民被蚂蚁蜇伤脚部后没有在意,6月3日下午再次被蚂蚁蜇伤,6月4日下午出现过敏性休克,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公众对蚂蚁致伤重视程度不够

王传林教授表示,上述这样的案例时有报道。专家组在福建、广东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当地火蚁蜇伤案例非常常见,医院每年就有超过0例的蚂蚁蜇伤病例。然而,老百姓对火蚁蜇伤不够重视,更不了解预防和急救知识,受伤后就诊率低,常用草药涂擦伤口等土法来治疗。即使就诊了,由于个别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有限,受伤者可能也得不到规范救治。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局部组织坏死的情况十分常见。偶尔也有因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例出现。

猴咬伤可导致猴B病*感染,甚至致死

猴咬伤也是一种亟须加强重视的动物致伤。猴咬伤患者主要涉及游客、与猴有接触的科学研究人员、动物饲养和管理人员等,涉及的猴类主要是猕猴。然而,即使是专业的急诊外科医师,也有人不知道被猕猴咬伤、抓伤可能导致猴B病*感染,引起致死性脑脊髓炎,更不懂得如何规范防治。今年7月1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了我国发现的首例人类感染猴B病*病例。患者为一名53岁男性兽医,他在解剖了两只死猴一个月后发病死亡。王传林教授坦言,这个病例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对于某些动物致伤可能引发的疾病,人们的认知还很有限。

动物致伤基层诊疗亟待一部权威规范

在王传林教授看来,动物致伤防治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领域,以往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目前,动物致伤诊疗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包括动物致伤后破伤风预防等方面还存在较多误区。“例如,一些医生不了解动物致伤伤口是破伤风高危伤口,不知道使用破伤风疫苗才是预防外伤后破伤风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王传林教授给出一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国因不规范预防破伤风引起的索赔案件有30余起,累计赔偿金额为1余万元。“动物致伤往往发生在基层,但基层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往也没有统一的诊疗规范。他们急需在权威标准指导下,接受专业培训,补齐短板。”王传林教授认为,由于动物致伤有其自身特点,包括伤情复杂,软组织损伤重,伤口细菌感染率高,破防风发病风险高,狂犬病病*等病*感染风险高,同时,还可能引起中*和严重过敏反应等。因此,动物致伤患者,尤其是严重动物致伤患者,根据伤情不同可能还需要骨科、泌尿外科、整形科等多学科协作诊疗。“我们急需一部权威、全面、实用的诊疗规范来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动物致伤的各项诊疗工作提供专业、权威的依据,这样既能满足动物致伤诊疗的专业需求,又顺应了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

首版《规范》来了

此次《规范》编写专家组由王传林教授任组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殷文武、医院陈庆*、医院刘斯、医院范昭任副组长。《规范》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来源于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之前发布的《中国动物致伤诊治规范》。年底,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的专家团队开始梳理与汇总动物致伤领域的临床工作成果,同时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编写了30项团体标准,又在此基础上编写并出版《中国动物致伤诊治规范》。这是我国首部动物致伤诊疗专著,填补了我国动物致伤诊疗领域的空白。自年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编写动物致伤相关诊疗规范的委托后,王传林教授组织国内70余位动物致伤诊疗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规范》编写组,历时近1年,调研分析了我国动物致伤诊疗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基层真实情况,并在意见征集和多番讨论、修改完善后最终制定出首版《规范》。

《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年版)》目录,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完整版《规范》。

“《规范》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其后的解读与推广更为重要。”王传林教授介绍,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委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组织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培训(Animal-relatedInjuryStandardizedTraining,AIST)。培训以保证患者安全为首要目标,通过动物实验、基于情景的模拟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为从事动物致伤防治的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此解决参培学员在临床工作中的困惑,规范他们的诊治流程和策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急危重症处置和生命支持、伤口规范处置、异形伤口和组织缺损的伤口闭合、美容缝合等能力。王传林教授指出,“加强动物致伤科普宣传和教育同样至关重要,我们还通过“动物致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