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25/7168769.html别名:UTD,肾盂扩张,肾小管扩张,输尿管扩张,
来源:Prenatalandpostnatalurinarytractdilation:advantagesofastandardizedultrasounddefinitionandclassification.JournalofUltrasound,
整理:出生缺陷咨询工作站
时间:年4月21日
尿路扩张(urinarytractdilation,UTD)可能是先天性或后天性的病理表现[9–12],大约1-2%的妊娠是第一次发生。尽管病因通常复杂,但早期识别可以减少并发症(感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3]。因此,超声检查已逐渐在UTD的诊断和随访中起着主要作用。
超声检查参数
多个研究表明,胎儿UTD的分级与生后肾脏和尿路疾病的风险相关[9-12]。为了定义UTD的临床表现,已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类。但由于测量和评估标准、所检查的参数和所用术语的不同,年之前的分类已被证实不适用于标准化UTD的超声方法,因此需要正确和完整的分类。因此,年3月意大利召开了一次共识会议,以统一UTD的描述,并建立产前和产前超声评估标准化方案[3]。
因此,共识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用于胎儿和儿童的超声尿路参数分类系统,可以使超声医师和临床医生的语言以及评估和测量肾脏和尿道的方法标准化,从而以统一的方式描述疾病。
共识建议使用通用术语“尿路扩张(urinarytractdilatation,UTD)来表示超声检查的结果,目的是避免肾积水、肾盂扩张等部分重叠的术语。
本共识提出的UTD分类系统主要是基于以下超声特征所提出的(表1)。
表1.UTD分类系统的超声参数
而且,Nguyen等[3]详细定义了超声评估的方法和评估的参数。
?肾盂前后径:建议通过横向扫描测量肾内水平的骨盆。必须对患者的俯卧位和仰卧位都进行评估(图1)。
?肾小管扩张:重要的是区分中央肾小管受累与中央和周边的受累(图2)。
?肾实质厚度和外观:评估是主观的。胎儿泌尿外科学会的分类建议,如果病理性肾脏的实质厚度减少到正常肾脏实质厚度的一半以上或小于4mm,则应考虑肾脏厚度减少[6]。通过与邻近的实质性器官比较来评估外观是否正常(右侧为肝,左侧为脾)(图3)。
?输尿管扩张:出生后暂时性扩张被认为是生理性的(图4)。
?膀胱:考虑壁厚、后尿道扩张、输尿管囊肿、憩室和其他异常(图5和图6)。
图1.正确测量肾盂前后(A-P)径
图2.a肾盂中央肾小管扩张。b肾盏的中央与周边扩张
图3.肾实质厚度的测量:正常(左图),轻微减小(中图)和严重减小(右图)
图4.阻塞性大输尿管:肛周远端
图5.膀胱壁厚度,如果存在膀胱炎,可能会呈现弥漫性(如图所示)或部分增厚
图6.输尿管旁憩室.Hutch氏憩室
表2.胎儿正常肾脏和尿路的变化
预后风险分级
按照共识,基于超声成像诊断尿路扩张的诊断值是根据不同胎龄来进行的。在正常胎儿中,不存在肾小管扩张,肾实质厚度和外形正常,输尿管不可见,膀胱正常。此外,也不存在无法解释的羊水过少。评估的超声检查特征包括:肾小管扩张、实质厚度、有回声的实质外观、是否有皮质囊肿以及皮质髓质的分化、膀胱异常、存在输尿管膨出或后尿道扩张,以及产前影像学检查中存在无法解释的羊水过少。产前UTD识别也可根据发展为肾脏病变的可能性分为不同的风险组。因此,如果产前检测到,UTDA1代表低风险,UTDA2为中风险,UTDA3为高风险。
同样,共识建议对生后诊断的UTD,发生肾脏病变的风险建议可分为低风险(UTDP1)、中风险(UTDP2);和高风险(UTDP3)组。(图7)
低风险(UTDP1):APRPD为10至15mm,可能存在中央肾小管扩张,肾实质有正常的厚度和外观,且膀胱正常。被认为生后发生肾脏病变低风险,
中风险(UTDP2):APRPD≥15mm,肾盏可在中央和周围扩张,或可见扩张的输尿管,实质厚度、外观和膀胱均正常,被认为是生后发生肾脏病变中风险。
高风险(UTDP3):肾实质厚度变薄、回声增强和/或皮质肾小管分化降低,或者膀胱异常。当有肾实质异常发生,但APRPD15mm时,仍分为UTDP3[3](图7)。被认为是生后发生肾脏病变高风险。
图7.UTD风险分级。共识建议对生后发现的尿路扩张,可根据超声参数对发生尿*症风险分三组(P1,P2和P3)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那就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