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跌倒已成老年人因伤致死首因这些措施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905531.html

对于老年人来说

跌倒为什么如此可怕?

除了中风、心梗等突发疾病造成的跌倒外,老人跌倒主要是因为一些日常情况,走路崴了一下、蹲下没有扶住、站起来没站稳……

岁数大了之后的麻烦,很多都和肌肉减少、骨质疏松有关系。

一方面,肌肉减少会增加反复跌倒的风险。

一般来说,35岁左右我们的肌肉开始流失,并且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50岁以后进入加速阶段,75岁后,下降速度会达到顶峰。

图片来源:Thedevelopmentaloriginsofsarcopenia

饮食缺少优质蛋白、运动量减少、年龄带来的自然流失……各种原因都会造成老人肌肉减少,当少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肌少症」。

在中国,肌少症正在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肌少症发病率已经达到9.8%,也就是每10个60岁以上的老人里就有1个肌少症。

肌少症的老人外表看着比较瘦,很多人还以为是健康的表现,是「千金难买老来瘦」。

但事实是——肌少症的老人,因为缺少足够的肌肉支撑,往往是反复跌倒的高危人群。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另一方面,骨质疏松让每一次跌倒都成为隐患。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50岁后,5个人中就有1个是骨质疏松。

如果骨质疏松,日常简单的活动和姿势都可能引起骨折,更别说万一跌倒。

跌倒后最常见的就是髋部骨折,同时也是最凶险的。

国内外医学文献显示,老年人髋部骨折若不进行手术,1年内的死亡率最高达50%,最低也有20%。这一死亡率,比很多癌症还要高。

骨折并不是死亡原因,可怕的是骨折后的「长期卧床」,因为无法活动,老人的身体状况会一点点变差:

吃喝拉撒全都要在床上解决,肌肉萎缩,快速消瘦、衰老;身体溃烂、流脓,动一下就钻心地疼;便秘、尿路感染;肺炎导致呼吸困难和高烧,意识不清……

正因如此,髋部骨折,又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丁香医生曾多次科普过跌倒和髋部骨折的知识,评论区有很多读者表示,曾经因为没有注意跌倒的问题,最终造成了悲剧。

图片来源:粉丝留言截图

1.如何把跌倒风险降至最低?具体到跌倒这件事,其实也有一些行为习惯和居家环境改造措施可以提前进行干预,减少跌倒的发生几率。慢于行,安全行

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要遵循一个“慢”字。

起床、起身、转头、转身速度要慢;避免走过陡的楼梯、台阶和坡道;就算跌倒也不要急于起身,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

另外,最好根据身体条件选用适合的拐杖、助行器、助听器。如果已经有骨质疏松的话,还可以根据情况选用髋关节保护器。

还有,选择合身的衣物、防滑的鞋,也是重要的规避风险的措施。

要知道,髋部骨折对老年人来说非常凶险,且死亡率随年龄急剧上升,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人1年内死亡率可高达30%。[2][3]因此,髋部骨折也被叫做老年人的“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

家,是老年人跌倒发生最多的地方。

对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能有效降低老年人在家中跌倒的几率。

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要点:

楼梯、过道安置扶手;

消除门槛及地面高度差;

增设高度适合并带有扶手的换鞋凳;

将易湿滑的地面更换成防滑材料;

选用安全稳定的洗澡椅,并采用坐姿沐浴;

在淋浴区和坐便器附近增设扶手;

在卧室通往卫生间等常用过道添加感应灯;

选择高度适宜的床,并在床边设置易伸手摸到的台灯等。

下面再针对少肌症和骨质疏松这两个让老年人易跌倒的问题,给大家做做科普。

2.老年人要特别警惕两点

俗话说得好,老了先老腿,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年纪大了,骨关节出现了问题,但其实这跟肌肉衰减也是密不可分的。

当肌肉力量下降后,身体会更容易跌倒,进而出现骨折等一系列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这些都会大大增加死亡的风险。

研究显示:相比于肌肉更少的人群,肌肉多的人和肌肉力量正常的人往往寿命更长一些。

这也提醒我们所谓“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是一个需要扭转的误区。

少肌症

肌肉衰减综合征,又称“少肌症”,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人到中年以后,平均每年大约会丢失3%的肌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年龄相关的生理规律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大的影响因素,只要两三个星期静止不动,就足以减少肌肉量以及力量。

肌肉力量不足尤其是腿部肌肉力量下降就很容易导致跌倒。

一方面是热量与蛋白质不足可能诱发,另外一方面也跟牙齿健康状况吞咽困难,甚至于烹饪购物的难度相关,出现的不良结果需要综合分析。

各种疾病相关的炎症感染也会导致患者的肌肉质量下降。还有高强度的精神压力、某一些疾病的治疗手段对身体造成的负担也会导致肌肉衰减。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往往在跌倒、骨折之后才被识别出来,一旦发现,便已经对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还会影响寿命的预期。

很遗憾,从营养的角度,对于骨质疏松的干预,更多的时候是集中在年轻时期及早预防,而不是等女性绝经期后由于激素水平的下降,或70岁后因骨代谢因子紊乱,骨质大量流失,已经出现了骨折跌倒等意外之后再进行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两种常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甚至骨折后是否需要进行额外剂量的钙质补充也是存在争议的,目前大体上还是建议将钙的摄入维持在充足的水平(mg)即可,而不要过量。

其实,坚持运动特别是抗阻力训练、保证充足的热量、足量的蛋白质都可以帮助老年人预防甚至是逆转肌肉衰减综合征。

同事的爸爸在她外公家中安装的安全扶手

照片由同事提供

最后,袁老是让中国人“捧牢饭碗”的英雄,对于他的离世我们大家都无比惋惜。此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大家把对袁老的哀思转化为对粮食的珍惜,或许就是对袁老最真挚的纪念。

觉得此文不错的朋友

可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