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献速递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科医院好吗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题:氯己定清洁尿道口减少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多中心阶梯设计随机对照研究

尿路感染在院内常与导管相关。导管相关性细菌尿可由细菌的定植或感染造成。住院病人导尿管的使用率在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别达到18%,24%和26%,而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8.7%。可见,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目前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了病人的住院时长,增加了抗菌药物耐药的风险。曾经有研究证实,减少导尿管的使用,是减少导管相关无症状性菌尿和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但这无疑是因噎废食。

另一个有效策略,就是在放置导尿管前进行尿道口清洁,以减少定植在尿道口的机会致病菌进入尿道的机会。然而,不同指南对于尿道口清洁剂的推荐存在一些分歧,前期的系统综述也提示,采用尿道口清洁剂与减少尿路感染之间的联系并不明确。因此,该研究旨在评估在留置导尿管前使用氯己定清洁尿道口,对导管相关无症状性菌尿及尿路感染的预防作用。

设计方案:研究对澳大利亚21家医院进行评估,医院符合纳入标准(具备ICU且年收治病人量达)。利用计算机随机化系统,医院进行随机分组确定干预交叉时间。每8周进行一次交叉;在第一个8周内,医院都不进行干预(对照期),后续每隔8医院进入干预阶段。

纳入标准:所有住院期间需要留置导尿管的病人。

排除标准:年龄小于2岁;医疗相关原因无法使用氯己定;手术室留置导尿管;没有留置导尿管的日期记录;耻骨弓上留置导尿管;置管时已有尿路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或正在接受尿路感染的治疗;

干预措施:干预阶段用0.1%氯己定溶液;对照期用0.9%生理盐水。

联合主要结局:针对意向性分析人群,一周内,每个导管日,发生导管相关无症状性菌尿和尿路感染的病例数。

研究时间:年8月1日-年3月12日

该研究纳入共纳入例病人。其中对照期人(42%),干预期人(58%)。在对照期,每个导管日中,0.45例发生导管相关尿路感染,1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无症状菌尿;而在干预期,每个导管日中,0.17例发生导管相关尿路感染,0.68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无症状菌尿。氯己定的干预措施,显著减少了74%的导管相关性无症状菌尿(RR,0.26;95%CI,0.08-0.86;p=0.)和94%的导管相关尿路感染(RR,0.06;95%CI,0.01-0.32;p=0.)的发生。

图1.导管相关无症状性菌尿的发生例数(医院分层)

图2.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例数(医院分层)

PS:弦外之音

1.什么是阶梯设计(stepped-wedgedesign)?

阶梯设计多用于整群随机试验,评价“利大于弊”的干预措施,例如免疫接种、筛检、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培训等。这种设计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它通常不设置专门的对照组,随着试验的进行,各个组(每组可有一个或多个群)都将接受干预。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最终达到“有益”措施的全面覆盖。既符合卫生决策者的目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试验的伦理学负担。阶梯设计的第二个特点是各个组不在同一时间,而是按照随机的顺序相继接受干预。

当研究者希望在一定范围内全面推行某项通常来说“利大于弊”的措施,又想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来对该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尤其是当资源有限使得本来就只能分步实施干预的时候,阶梯设计非常适用。另外,该方法还可用来发现或控制时间趋势对效果评价的影响。但与传统设计相比,阶梯设计的试验周期更长,统计学问题也要复杂得多。因此,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应严格把握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