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钏真正错在哪句话导致悲剧 [复制链接]

1#

对红楼当中的金钏之死很多人讨论。以现在的政治正确,一般都说王夫人的残忍,还有说封建的残忍,另外还有封建礼教、女子名节等,都没有考虑当时豪门潜规则,以现在的伦理道德视角,来看待当年故事。王夫人的性情书中变化很大,变化从林黛玉和薛宝钗进入大观园以后开始。宝玉的婆媳控制权和择偶权等矛盾有重大影响,在金钏之死这一节,是王夫人性情转变的重要节点。

在当年的社会,老母的丫鬟,成为儿子的侍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且丫鬟的好出路,就是当一个妾。对于母亲,孩子与丫鬟有私,态度与现在不同。对比历史可以看看万历皇帝当年,私下里搞了太后的使唤宫女。皇帝还没有大婚宫女却怀孕了,皇帝担心老母发怒不敢说,但太后知道以后却非常高兴,因为增加了抱孙的机会,这才是当时的社会道德!夫人最喜欢的丫头,就是给儿子留着的。丫头当了侍妾,一样还是要丫头似的服侍婆婆,而且是对儿子的眼线。在丫鬟里面,能够在屋里面给主子服侍捶腿,是荣耀的工作,比在外面做针线的地位高,所以金钏在王夫人那里的地位不低。在书中金钏第一次出场是王夫人带她去薛姨妈那里,金钏与香菱闲聊,金钏贴身陪着王夫人,被王夫人当作心腹。

同样的看看袭人,宝玉要来那个,袭人马上就给了,帮助宝玉初试云雨,半点没有名节一说。袭人家里丧事,贾府还给补贴,补贴比赵姨娘家的都要多。当然有人可能抬杠拿出来鸳鸯说事,说鸳鸯毒誓不嫁贾赦。但鸳鸯可能还有更深的一步。这个在以后鸳鸯的那一节分析。在第二十四回宝玉见鸳鸯脖颈白腻,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吧。”鸳鸯便叫袭人。想一下此时为啥鸳鸯是去叫袭人?宝玉与袭人初次云雨是第六回的事情,到二十几回,应当他俩云雨的事情应当内宅尽人皆知,丫鬟与男主人有性行为,贵族家就不叫事,也不是秘密。

再看金钏被逐出,在王夫人眼里她犯事儿的细节,具体书中的内容是:

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摘,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宝玉悄悄的笑道:“就困的这么着?”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宝玉见了他,就有些恋恋不舍的,悄悄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

此处表现,金钏对宝玉有私情,金钏虽然被动承受,但也很享受,心里也有意。在书中还可以多处映证,例如还有的情节是:

在王夫人房前的廊下,金钏主动挑逗调侃宝玉:“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见第二十三回)当时王夫人和贾政就在屋内说话,还有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众丫鬟都在廊檐底下站着,一群丫鬟在等候,金钏与宝玉当众接吻(吃嘴上胭脂)近狎,根本不避讳其他人。

宝玉挨打之后,宝玉昏昏默默中仍“见金钏儿进来哭诉为他投井之情”,而宝玉对黛玉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还有就是第四十三回于金钏生日宝玉出城私祭。“金钏生辰,恰与凤姐同日,宝玉乃不怕凤姐见怪,不顾贾母悬心,不惧众人议论,径至郊外仙庵,一柱清香,亲为祭奠。”等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宝玉与金钏也有情意。

在贵族家庭,年轻主子对丫鬟的性调戏、性占有本是常事不算过错。袭人同宝玉云雨“不为越礼”,贾家也有规矩给男孩子配泄欲的通房丫鬟,宝玉与金钏不过言语问答,何以王夫人对金钏儿如此大动肝火?前面宝玉与金钏的调笑,王夫人应当听见了,并没有发作。真正让她发作的,应当是后面的一句:

“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

宝玉挑逗金钏的场合是王夫人在睡觉,旁边还有其他丫鬟都在打盹。何为不可原谅的无耻之事?真的是犯了绝对不可饶恕的事情?

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今忽见金钏儿行此无耻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故气忿不过,打了一下,骂了几句。虽金钏儿苦求,亦不肯收留,到底唤了金钏儿之母白老媳妇来领了下去。那金钏儿含羞忍辱的出去,不在话下。

书里还特别渲染了一下,说王夫人宽仁慈厚从来不曾打过,何为平生最恨的无耻之事?金钏的话,确实犯了大忌。只不过现在的人们,没有了当时的世家豪门的生存背景知识,因此难以理解。在历史上的红学者,可以当作明知而不说透,后来的研究则是要政治正确了。

很多人说王夫人是双重标准不骂自己的儿子而不公的对待金钏,是没有看清楚里面的关键环节。金钏最大的错误不是在前面的暧昧调情,而是在后面的“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这句才是关键,在王夫人眼里是无耻不可以原谅的事情,是“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其一:少爷找亲妈的丫头不是问题,所以开始时王夫人就装睡。但找与贾环有私的丫头,就是问题了!自己亲儿子若要与竞争关系的姨娘儿子贾环私通的丫头有染,问题就大了!所以王夫人就发作了。不是简单的彩云在王夫人那里就是王夫人的人!若真的是王夫人的人,她绝对不敢公然的与贾环有染。她在王夫人的房内,应当类似于晴雯在宝玉房内,是贾政的关系,或者说是贾府老家奴赖大的关系。彩云是原来贾府的人,赵姨娘也是老太太的人。王夫人的陪房,类似周瑞家的,都被王夫人嫁出去了。

其二:金钏介绍和教唆儿子去找彩云,金钏与和贾环私通的丫头彩云,她俩里头有啥互相串通?对比一下简单的办公室政治原则,谁的人找谁,肯定不能犯错,犯错就是大忌。

其三:丫头彩云与金钏,仅仅是丫头间的事情么?是不是金钏被赵姨娘通过彩云也已经买通了?这可是忠诚与否的大问题。对忠诚有怀疑,就肯定不能留在身边了。丫鬟是谁的奴才,跟着哪个主子,是当时大是大非的问题,当奴才的都应当非常清楚,金钏不应当搞错,有错肯定会被严惩。

其四:还把贾环扯进来,贾环是庶子关系更微妙。而且玩丫头可以兄弟俩一起干。古代妾可以送给朋友,兄弟俩玩一个女人3P没有问题,就如蒋介石与戴季陶当年在日本一样。王夫人可不愿意贾环与宝玉一起滚床单。

其五:金钏与贾环是什么关系?贾环与彩云的事情,金钏是否也参与了,金钏是否也两头下注?他们是否与宝玉一起,是不是变成4P了。王夫人要是有了怀疑,那么叫她死的心都会有。

以上这些,金钏也是跟了王夫人多年,王夫人与赵姨娘的泾渭分明,下面的人也不应当不知道,也不应当不开眼。没有一点啥缘故,就算不过脑子,下意识也说不出“找环哥和彩云”的话来!金钏不会无缘无故地带出环哥和彩云的话来。因此王夫人有想法,完全有道理。所以是书中王夫人的平生最恨之事!宝玉一直是与各个姑娘调情的混世魔王,与金钏调情,肯定构不成书中所写的王夫人“平生最恨之事”,所以宝玉可以很有信心的说,找娘去讨要金钏。对王夫人,赵姨娘就是王夫人平生最恨之人,只有宝玉与赵姨娘等人有染,才够得着王夫人平生最恨之事!因此对金钏那句话,当然忿不过难以原谅她。

有人说彩云也是王夫人的丫头啊?其实丫头和丫头不一样,名义上赵姨娘属于侍妾也归夫人管的呢!如此公开的公然的与赵姨娘和贾环,王夫人不生气也不赶走彩云的背后,是有老爷在,老爷天天睡在赵姨娘那里。彩云她背后有赵姨娘有贾政,金钏则没有,金钏是王夫人带着当亲信的,王夫人对金钏的要求标准也不同。王夫人奈何不了彩云,却可以把所有的气出在金钏身上。

另外赵姨娘以前也是贾府的丫鬟,彩玉也是贾府丫鬟,彩云实际应当与赵姨娘一伙,她们都是原来贾府的丫鬟奴婢出身,背后应当还有一个贾母。为何彩玉不去想宝玉去想贾环?她不敢觊觎王夫人的禁地,但她与赵姨娘都是贾府丫鬟,就可以想想贾环。现在办公室政治也一样,同样的一句话,有的人怎么说都没有事,有的人说半句就over了!书中后来彩云与贾环玩崩了染了无医之症,怎么死的?还有说彩云和彩霞是一个人,书中彩云与彩霞是否为一个人有争议,彩霞也是赵姨娘和贾环喜欢的丫头,被王家算计着嫁给了王家家奴的来旺儿的败家子(见书中第七十二回)。

书中彩云虽然在伺候着王夫人,但不是王夫人的人;王夫人培养金钏,就是为了把她安插在宝玉身边,所以金钏就可以当众叫宝玉来吃她嘴上的胭脂(湿吻)。宝玉说讨她过去,王夫人正合心意,就假寐不醒。宝玉的丫头袭人和晴雯等人,都是贾母派的丫头,王夫人不能染指。金钏死前袭人还没有投靠王夫人,王夫人不能绕过贾母给宝玉指派丫头,宝玉自己来讨要,正是王夫人需要。结果金钏说此话,让宝玉找彩云和贾环,当然会让王夫人勃然大怒。金钏说过了此话,以后王夫人也不敢把金钏当作心腹,放到宝玉身边了,所以要赶金钏走就符合逻辑了。红楼一书的关键博弈之一,就是贾母和王夫人的婆媳较量,看谁能够把持对宝玉的控制。贾母把王夫人亲生的宝玉和元春两个人,都控制在自己身边抚养,不让王夫人染指,王夫人当然恨得牙痒痒。

最后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王夫人可能会嫌弃赵姨娘的人和贾环的脏!在古代对于性病的恐惧非常厉害。为何古代那么限制女人贞洁,不光是禁锢妇女封建礼教,也是因为要隔离性病的传染,很多部族都是因为不够禁锢,导致性病泛滥而灭族的。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大烟等毒品流行,对富家豪门子弟来说,关键就是不能得病而无后绝嗣,属于家族之根本问题。那个时候梅毒已经从美洲传来,梅毒比以前的性病更可怕;另外淋病也很可怕,女的得了会造成生的孩子眼部结膜感染然后成为瞎子。在没有抗生素的时候,就算是普通的尿路感染,也难以根治,会造成严重后果。会感染上行变成肾炎,再以后就是短命和生育困难。

因此富家最重要的就是限制孩子的纵淫,不让孩子与外面不够干净的女人有染。这个是当妈的最重要的责任,比读书都重要,读书是严父和老师的事情。到后面的抄检大观园,起因是邢夫人发现傻大姐拾得的五彩绣春囊时,便马上派王善保家的交给王夫人,把王夫人“气了个半死”,引发了抄检大观园。豪门在古代,对丫鬟们在外面有私情,最怕的就是被外面的野男人脏了身子,以后脏到宝玉等自家子弟,影响了家族子嗣。所以金钏真的是犯大忌了。保持内宅女人的身子干净,在豪门也是当家夫人最重要的职责。

王夫人养在身边的小丫头,未来就是给预备宝玉的女人,不让他饥渴乱在外面找别人。因此王夫人对袭人一直与宝玉一起睡是认可的,儿子搞搞自己身边的丫头也可以,宝玉也知道,所以还说找娘来讨要。但在王夫人看来,赵姨娘肯定不干净,而贾环不是“好孩子”,肯定也不干净。在书中有贾环宿娼烂赌的描述,与贾环的女人搞到一起,肯定会脏了宝玉,王夫人绝对要严禁不能忍。

宁荣二公各有四个儿子,正是贾家在京城的八房。另有旁支十二房在金陵祖籍,但在贾府荣国府和宁国府都是子嗣不多,很可能就与府内男女混乱,性传染病大量在家族内宅传染有关,对此情况,贾府里面的王夫人应当很清楚,古代还有很多现在已经不算啥的性病也很厉害,比如滴虫、阴虱等。古代对性病的恐惧,现在的读者未必能够体会。当年一定要处女,还有一个社会的原因,就是因为性病的流行,尤其是在明代以来,全社会对处女看得更重,与梅毒从新大陆传播到欧洲再进入中国相关。

书里第七十回,林之孝拿出名单要看看是否有年龄合适的丫鬟可以配小厮的时候,凤姐看了名单,专门提到了彩云,“彩云因近日和贾环分崩,也染了无医之症。”特别提及了彩云与贾环染病,已经无药医治。可能就是得了花柳病等与性有关的疾病。过去得了花柳病,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难以根治。但可以延缓病症,不过治疗的费用也不菲,丫鬟享受不了。所以彩云的命运应当是早夭,来旺儿也不会去求娶不治之症的儿媳妇,从这里看,彩云和彩霞应当不是一个人。

书中有兴儿说过的一些话:荣宁二府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服侍的。如果这样,那么年轻的爷们成家前,正处于青春如火的年龄,房里有俩伺候的丫头,便可一解燃眉之急,……所以贾宝玉调情丫鬟或者丫鬟与宝玉调情,本来就不是问题,金钏也没有名节的问题。

金钏儿不是外买奴(外头的),而是家生奴(家里的)。书中描写已显示,她从孩提时起姐妹就为贾府主子服役。对从小家养的女人,在富贵人家看来是干净的女人。这里金钏被逐后也无人身自由,她最好的出路,就是能够当姨娘。漂亮女孩是资源,从小养大带在身边,是主子的重要工具,不是原则问题不会下狠手。金钏与晴雯不同,就算以后都是姨娘,一个是平儿另一个是赵姨娘类似的角色。主母让身边的丫头去当侍妾,是当眼线和控制少爷的工具,晴雯是贾母和赖大老家奴的人,而金钏是王夫人的亲信,金钏一死,王夫人在宝玉身边的抓手就没有了,才给袭人在随后的第三十四回投靠王夫人,留下了空间,本来袭人是贾母的人,后来她的位置以前王夫人的人选是金钏。

对金钏之死不是因为名节的问题,古代“礼不下庶人”,丫鬟贱籍也不讲名节。丫鬟能够与主子搞到一起,成为姨娘是她最好的出路。她是没有资格谈爱情的,古代对女子也不讲爱情。而她能够当姨娘,可不是金钏一个人的事情,是她一家人摆脱奴籍的希望!因为她当了姨娘,她的家人也不是奴仆了!虽然地位依然很低,但不为贱奴了,有人身自由,是根本性的改变。关系到的不光是她的父母,还有她的兄弟姐妹们呢!因此每一个丫鬟在那个年代,能够做的只有这个姨娘梦,就如在宫女都想着被皇帝幸,能够当上妃子,是一样的逻辑。红楼梦书里面丫鬟们都有姨娘梦,只是做梦的对象不同,跟着小姐的丫鬟,与平儿类似陪嫁当姨娘的梦。此是她们的身份能够发生改变,唯一可以做的梦。

再说一点题外的话,奴仆的儿子要翻身,是去当书童陪着读书。如果读得真的好了,有希望能够考功名的话,不但奴籍没有了,而且主子还会收为养子或者招赘女婿啥的,或者把丫头收为养女嫁给他。这就是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逻辑。因为有了功名,古代可以免税免兵役徭役,直接利益就大得很!有人投献套取利益。不过儿子能够当伴读和考取功名的机会概率,远远比生一个漂亮女儿,去给主子当姨娘的概率小。

另外需要注意到金钏不并是马上投井。金钏被撵的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初五。这一天,王夫人请薛家母女赏午;宝玉因为晴雯跌了扇坠,和晴雯发生争执;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第三天,也就是五月初六,史湘云来走亲戚;然后到宝玉房里给袭人送戒指,几人谈论了“仕途前程等”;贾雨村来访,定要叫宝玉出去见;此时发生了金钏投井身亡事件。所以金钏的死,有一个过程,里面还可能是家里人的威逼和对前途的绝望,她后来应当也想明白事情了。

金钏之死前,应想了和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人说是谣言和名节逼死的她,但与主子有染,奴才被主子搞了叫做幸,没有啥难看的。真的要死,一个是当姨娘改变一家人命运的希望破裂了;另外一个就是要被人细问她与环哥和彩玉之间有啥故事了。王夫人一系的人,对此一定会刨根问底。难以对证的事儿真的说不清楚,只要说不清,以后等着她的就是生不如死。只有以一死来表明,她与贾环和彩云之间的关系清白,她对宝玉和王夫人忠心。这也是她家人的需要。在那个时代,才是更合理的解释。

王夫人在金钏这一节,她想要培养的金钏贴近宝玉,而带来的发怒是金钏没有理解王夫人的想法说错了话。此时宝玉身边都是贾母委派的丫鬟,王夫人需要宝玉身边有自己的人。对不属于自己的人,与贾环搞在一起的彩云,王夫人是无可奈何。所有这些的背景,是贾家亲戚林黛玉和王家亲戚薛宝钗进入了贾府大观园,婆媳双方博弈激烈难以妥协。在此之前,王夫人对贾母是孝顺媳妇,妥协为主。但在宝玉未来择偶的问题之上,王夫人不准备妥协,因为宝玉只有一个,也是王夫人的命根子。王家人与贾家人围绕宝玉择偶和后院控制权的博弈,有专门章节分析。

不要说古代的社会残忍,就是现代社会,办公室政治,一句话说不好,说的时间地点不对,后果不可挽回,影响一个人一生前途的事情,也是很多的。社会本身就是残酷的,读红楼不是做梦,要读出来社会的残酷和生存的不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