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不好好喝水这种病疼起来像刀割 [复制链接]

1#

如果你是结石高危人群:男性、中壮年、白领工作、喜欢吃肉,你可要注意了。

经常会有突然剧烈腰痛,医院急诊求救的病人,他们痛得脸色发白、冷汗直冒、痛到在病床上打滚,找不到一个舒服姿势……看到这种痛法,有经验的医师多半可以判断,又是尿路结石惹的祸。

01结石的形成

尿路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尿中成石物质浓度过高,导致尿液过饱和是最主要原因,高度饱和的尿液可能会触发微结石形成。大致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晶核形成:在尿液中一般是由外来颗粒诱发晶核形成;

结晶生长:过饱和尿液中的离子不断沉积到晶核表面,结合到晶格中,使晶体逐渐长大;

结晶聚集:尿中的晶核或结晶相互聚合成较大晶体颗粒,结晶聚集生长速度较快;

结晶滞留:结晶或其聚集体通过基质的黏合作用,附着于受损的肾集合管上皮细胞,尔后逐渐长大,最终形成临床结石。

02个体差异

此处会有人发出灵*提问:喝同样的水,为啥我得结石,他却没有?毕竟,尿结石的形成除环境因素外,还有个体和药物因素。

代谢异常:尿路结石大多是由人体代谢产物构成,不同成分的结石可以反映体内相应成分的代谢异常。

尿液内常见的成石成分包括钙、草酸、尿酸和胱氨酸等,任何生理紊乱引起这些成石物质在尿液高度过饱和或其结晶抑制因子缺乏时,都可能启动结石形成、促进结石生长。

局部因素:尿路感染、尿路梗阻、尿路异物,或者口服某些药物如磺胺类、糖皮质激素等可引起肾结石。

03诊疗及预防

得了结石怎么办?结石是一点一点长大的,所以不舒服就要及时就诊,小结石还能保守治疗,长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手术。

医院泌尿外科团队长期开展尿路结石的溶排石治疗,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

0.6cm以下结石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0.6~1.0cm表面光滑的结石也可保守治疗。同时结合针刺、中药辨证治疗,扩张输尿管、振动排石、多饮水多运动等方式保守治疗。

若治疗过程中疼痛不能缓解、合并感染、双侧梗阻、少尿等需外科手术干预。此外,团队还会通过中药调节体质、预防结石复发。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肾结石?

大量饮水:多喝水,以增加尿量,稀释尿中形成结石物质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有利于结石排出。除日间多饮水外,建议夜晚增加一次饮水,保持夜间尿液呈稀释状态,可减少晶体形成。

保持饮食平衡:保证饮食综合平衡,避免某一种营养成分过度摄入,特殊人群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吸收性高钙尿症患者可适当摄入低钙饮食;

草酸盐结石病人应限制浓茶、菠菜、番茄、芦笋、花生等食物的摄入量;高尿酸患者应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豆制品、啤酒等。

定期检查尿酸碱度:预防尿酸高和胱氨酸结石,患者应经常检查尿酸碱度,应保持在6.5以上。如果出现疼痛伴发血尿,应考虑尿路结石的可能,及时就诊。

建议每半年至1年进行一次体检。

坚持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对未患结石和已有结石的人都有益处。其作用机理是:借助运动时所产生的冲击、惯性,使结石发生活动,从而为下一步排石奠定基础。可选择跑楼梯、打篮球和排球、跑步等运动。

THEEND

文字来源:医院泌尿外科徐海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