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先进报道我们身边的最美医生上海工 [复制链接]

1#

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常常为乡村医生工作的艰难以及他们克服艰难用心用情为百姓服务的精神感动。

“城市里,我们身边也一样有最美医生,虽然他们不像乡村医生那样艰苦,但一样有天使的大爱。”

她就是被患者众口一词赞誉的“最美医生”,不但医术高深、医德高尚,而且有医者的担当。这位年度上海工匠、上海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确乎让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医者之美”。

她就是——

复医院

华克勤

华克勤,复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医院*委书记。担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上海妇产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肿瘤分会侯任主委、上海市妇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担任《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编委,JournalofExperimentalClinicalCancerResearch等国际杂志审稿专家。

华克勤教授在妇科微创、肿瘤内分泌、生殖道畸形以及盆底功能重建方面成就突出,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尤其在保留生殖器官功能的妇科微创技术方面做出创新贡献。以临床工作为基础开展课题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篇。主编专著《实用妇产科学》。

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领*人才、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务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市巾帼创新奖、上海工匠、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导师、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奖项。

挑战高难度手术

为病人减轻痛苦

医道是高深医术与高洁医德的结合体,华克勤显然是医道的传承者。多年的苦苦研究、孜孜以求,她不仅领衔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多个第一”,成为妇科“多面手”,还不断挑战高难度手术,在材料应用等方面手握多个创新发明,并成功转化到临床上。

多年前,宫颈癌病人手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得依靠导尿管,这给病人带来难以言说的痛苦,但从医生角度来说,切除癌肿,保住患者生命,就算大功告成。面对患者的痛苦,华克勤心里很难受,她觉得医者有责任帮助患者消除至少是减少痛苦。

是什么导致这类手术后的病人尿失禁、反复尿路感染?华克勤一头扎进了研究中。她和学生讨论、查文献,发现保护好支配膀胱的神经十分重要。于是,她和学生开始尝试保留神经的宫颈癌广泛切除手术。小心分离、保留神经,风险升级了,但患者获得最大收益。如今,60%的此类患者术后可提前拔除导尿管。

华克勤的门诊中,有不少女孩子,青春期到了,月经没来,一检查发现,先天性无阴道,无宫颈。看着一个个脸上尚带着稚气的女孩,华克勤心里很是着急,“这种病人不少的,她们今后的婚育怎么办。”她又开始了生殖道修复、整形方面的研究。常常在周末,她与九院整形外科医生探讨如何把女性生殖道修复做得更好。从最初的皮瓣,到乙状结肠、腹膜,以及生物网片,华克勤不断探索生殖道的代替材料,不断迭代更新。

传统治疗生殖道畸形整复手术后需要使用木制模具,但木头弹性差,放置在阴道内有疼痛感,患者常常因不能坚持放置而影响疗效。华克勤为此苦思了很久。“用什么替代品能让病人的体验更好?”华克勤想到了柔软的硅胶。她立即联系厂家尝试,很快,硅胶模具问世,患者反馈很好。

如今,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国内很普遍,它的推广与华克勤也有关,她是最早尝试不用辅助单孔器的几个专家之一,只因一个朴素的目的:给患者省钱。单孔腹腔镜,就是在腹部打一个洞,手术器械都通过这个钥匙孔小洞“钻”进肚子里去工作。但此类手术常常需要单孔器,用一次就是近元,全自费。

能否不用单孔器?有次,日本专家来做手术演示,华克勤交代学生张旭垠去观摩。“他们竟不利用任何辅助器械,把皮肤划开,推开脂肪,利用筋膜层的硬度做了一个小平台,代替了单孔器。”张旭垠兴奋地向华克勤汇报。他没料到,华克勤就听了一遍,下午便带着他做了一个这样的手术,成功了!

近年,华克勤在国际国内领先的创新不少:成功施行了各种腹腔镜宫颈癌手术、保留器官功能的盆底重建微创手术、早中期妊娠合并各类良、恶性卵巢肿瘤微创手术、腹腔镜下腹主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腹腔镜联合剖宫产切口憩室修补术、单孔腹腔镜手术、各种生殖道畸形微创手术等高难度的四级腔镜手术。每个病例背后都是医术与医德完美结合。

解决疑难杂症

帮患者保住胎儿

一些成名的医生不太愿意做疑难杂症的手术,一是嫌手术复杂、太麻烦,二是手术有风险,一旦失败会给自己名声带来负面影响。与之相比,华克勤就是反其道而行了。

陈静怀孕了!这是个令她和全家人高兴的消息。然而很快悲伤取代了陈静和家人的高兴。因阴道流血就诊,一纸“中期妊娠合并宫颈浸润性粘液腺癌”的诊断,击碎了这个25岁女性对生活梦想。医院,意见一致:立即终止妊娠,切除子宫。陈静慕名找到华克勤。华克勤很清楚:病人要立即切除肿瘤,否则将威胁生命。但看着病人渴望孩子的眼神,华克勤开始想另一种可能性:能不能既保留胎儿,又切除肿瘤?

文献告诉她,国际上仅有少量在开腹或经阴道完成的宫颈广泛切除术,但活产率很低。对这个中孕期的宫颈癌患者,风险更大,没有人做过。华克勤与妇科刘惜时主任缜密考虑后,决定迎难而上。

手术开始了,华克勤与另一位医生同时上台,小心翼翼地扫淋巴、打“隧道”、分离动脉……时钟走过7小时,手术成功了,肿瘤切除,胎儿也保住了。其后陈静有了一个健康的女孩。这是世界首例“中孕期腹腔镜保留子宫宫颈广泛切除术”,改写了以往中孕期宫颈癌患者需要终止妊娠,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的历史。

31岁的丹丹面临不孕不育的困扰,医院检查,才发现除残角外还存在单角子宫,当年竟是被误切健侧输卵管……基本已无生育可能的她只求能解决困扰她多年的痛经问题,但是华克勤觉得不是还有一个子宫和输卵管吗?

想让丹丹生孩子,唯一的办法就是再造一个子宫,但要以人力媲美自然造物,难度可想而知。华克勤却说:“医生就是要有打破传统的魄力,没有创新,医学怎能进步?”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丹丹通过微创手术获得了一个几近完美的子宫,两年后,这个“二合一”子宫居然孕育了一对龙凤胎。龙凤胎的顺利降生也检验了红房子微创手术安全性的远期效应,同时也为这台高难度的子宫融合重建手术划上了完美的句号。那年母亲节,丹丹医院,那一刻的幸福洋溢在华克勤的脸上。

在第46届AAGL全球年会(业界顶级的妇科腹腔镜学术会议)上,华克勤领衔的这项生殖道畸形子宫融合术被列为继续教育课程向全世界推广。

总是愿意为患者去挑战一些事,总是愿意为了患者去实现一些东西,她从来不会因为害怕承担风险而拒绝患者,为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华克勤一直在努力……

最美医生美在哪里?患者给出这样的画面:问诊的时候,华医生一定会仔细倾听;做妇科检查之前,她一定会安慰病人,然后才轻柔地操作;冬天,她也一定会搓热双手给病人检查;抢救病人时,不到病人稳定绝不挪步离开……

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劳动报健康周刊》同步查阅??

了解更多“得了宫颈癌,还能怀孕吗”,敬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